商水縣人民檢察院
通訊員 孔令生 勾軍成
近年來,商水縣人民檢察院依法能動履職,創(chuàng)新實施了“捕前調解、捕后調解、訴前調解+回訪”工作機制,通過辦案化解矛盾糾紛,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實現了辦案質效與公平正義的有機統(tǒng)一。2024年,該院辦理的故意傷害案件刑事和解率達68%,近3年呈逐年上升趨勢。
針對近年來輕罪案件占比不斷上升的結構性變化,該院刑檢部門會同案管部門認真總結分析了交通肇事、故意傷害、故意毀壞財物等類型案件的特點,并結合此類案件的批捕率、起訴率、輕緩刑判決率等數據變化情況,以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為指導,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為抓手,建立了輕微刑事案件“三調一訪”工作機制。針對個別檢察干警辦案能力不足、調解針對性和釋法說理能力不強等問題,該院圍繞法律適用、證據把握等方面,積極組織開展學習研討,將“全流程矛盾化解”工作理念融入檢察干警的主觀意愿中,有效破解了個別檢察干警就案辦案、機械司法、矛盾糾紛化解不及時等問題。
該院明確要求檢察干警在批捕之前、批捕之后、起訴之前三個環(huán)節(jié)主動對涉案相關人員進行釋法說理,耐心傾聽受害方的合理訴求,向犯罪嫌疑人、辯護人或律師闡明提出量刑建議的依據、量刑情節(jié)、從寬幅度等內容,力求在上述三個環(huán)節(jié)促成矛盾糾紛實質化解。該院精準適用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在辦案中區(qū)分情形,區(qū)別對待,堅持當寬則寬、當嚴則嚴、寬嚴有度。對于民間糾紛引發(fā)的輕微刑事案件,該院貫徹執(zhí)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積極向犯罪嫌疑人宣講刑事政策,結合具體情況,協(xié)商量刑意見,增強其對賠償后面臨刑責的預期性,最大限度提升化解率。
該院不斷加強刑檢部門與控告申訴、信訪接待、司法行政等部門之間的銜接配合,共同破解矛盾化解工作難題,注重發(fā)揮偵查監(jiān)督與協(xié)作配合機制的作用,加強案件會商與協(xié)作配合,確保案件定性、法律適用準確,把矛盾化解貫穿偵查、起訴全過程。2024年,該院通過該機制,促成40余件刑事案件的當事人達成刑事和解。該院進一步轉變司法理念,積極借助檢察公開聽證制度,邀請人民監(jiān)督員、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基層群眾代表等第三方參與,減少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的對抗情緒,提升調解成功率,形成了“辦理一案、普法一次、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治理模式。截至目前,該院召開檢察公開聽證會79次,矛盾糾紛全部得到化解。
該院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對于犯罪嫌疑人真誠認罪悔罪但家庭貧窮導致賠償能力差或無賠償能力的輕微刑事案件,依法對受害人及其近親屬開展司法救助,最大限度提升了案件當事人對檢察機關執(zhí)法的滿意度。
該院積極推進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對刑事案件繁簡分流的基本要求、繁簡分類、案件辦理等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助推案件辦理提質增效。該院普通犯罪檢察部門牽頭制定的《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辦法》,將檢察環(huán)節(jié)法定時限內的辦案時長壓縮了40%。
下一步,商水縣人民檢察院將繼續(xù)踐行輕罪治理現代化體系之路,將“小案”辦出大成效,把“小事”做到暖人心,促進治罪與治理并重,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融入輕罪治理各環(huán)節(jié)。